春节是亲朋好友团聚的日子,薪资收入成为避而不谈却又不得不谈的话题。高收入的一方,往往是令人羡慕的,这也为别有用心之人从事非法集资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。
推杯换盏间,名表豪车总是在不经意间进入你的视野,“今天睡地板 明天当老板”的意识也在酒精的麻痹下蠢蠢欲动。这个时候,你要小心了,真正赚钱的人大都闷声发大财,不会过度的张扬。当有人夸夸其谈,承诺带你一起发财的时候,一张以高回报、零风险为诱饵的大网可能正向你围捕而来。
面对高额利息的诱惑,总有人想着一夜暴富挣快钱,不惜“走捷径”。但是,当你决定为钱财铤而走险、孤注一掷的时候,你恰恰正掉入别人精心设计的圈套。
一
非法集资的教训是惨痛的。细数身边人,身边事,有人卖房卖车,有人妻离子散,这样的案例太多了。
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正式启动,彼时,以“扶贫济困、均富共生”为口号的非法集资组织“善心汇”红极一时。“你就信我吧!扶贫互助项目,合法的!”“你看,我账号已经赚了三千块!快往里打钱,晚了就没机会了!”当时组织成员个个热情高涨,为了筹钱返利,村里的人纷纷卖牛羊,城里的人疯狂透支信用卡。结果无非两种,有人笑着买了豪车,有人哭着卖了房子。身边的朋友也陷入其中,很不幸,他属于后者,经历了从一夜暴富到倾家荡产的大起大落。
赚钱的时候,是真赚钱。他不惜高规格宴请身边好友,并以高利息向他们借钱。这种躺着赚钱的感觉太好了,朋友们尝到甜头后,即使手头没有闲钱,也要刷信用卡套现再转借于他。其实,每个人心里都清楚,高收入意味着高风险,他们总是以侥幸心理把希望寄托于运气。直到该组织崩盘,债务高筑的他,早已销声匿迹,当初借给他钱的朋友无不悔不当初。不得不说,后悔的时候,也是真后悔!
近年来,非法集资犯罪手法翻新升级,迷惑性不断增强。除了设立资金互助组织、销售保险产品等传统套路外,骗局演绎出“新剧本”,罪恶之手也伸向了各行业、各年龄段。
比如,针对老年人,“养老欺诈”手段多变;针对农民,犯罪活动被披上“共享农业”的合理外衣;对于青年群体,“元宇宙”投资吸引眼球……有实体项目,也有虚拟经济,有的甚至冠以国家政策、爱心公益的名号,表面上看起来中规中矩,实则行狗苟蝇营之事,最终目的就是将你的钱财为己所用,甚至占为己有。
二
无论什么形式,如何创新,何其隐蔽,非法集资的特征也有章可循。承诺高额回报、编制虚假项目、夸大宣传造势、利用亲情诱骗等,是他们惯用的伎俩和手段,相关套路也无外乎以下五步。
第一步,共情。设身处地的给予一种亲情化的人文关怀,尤其是独居老年人,通过电话问候、登门造访等,一声一个“爷爷”“奶奶”,拉近关系,想方设法的引导他们通过投资盘活手里的养老金,为后续养老早打基础。同时,对于身边的亲朋好友,有钱的,鼓励其投资越多赚得多;没钱的,同情他的境遇,为其透露“小投入 大回报”的赚钱商机,并称兄道弟,营造一种“跟我干有钱赚”的假象。
第二步,画饼。非法集资人会编织一个或多个尽可能“高大上”的项目。假借“乡村振兴”“普惠金融”“康养产业”等国家政策名义,以“新技术”“新革命”“新政策”“区块链”“虚拟货币”等为幌子,描绘一幅预期报酬丰厚的蓝图,把集资参与人的胃口“吊”起来,让其产生“不容错过”“机不可失”的错觉。非法集资人一般会把“饼”画大,尽可能吸引参与人眼球。
第三步,造势。利用一切资源把声势做大。非法集资人通常会举办各种造势活动,比如重金聘用明星代言,组织新闻发布会、产品推介会、现场观摩会、体验日活动、知识讲座等;组织集体旅游、考察等,赠送米面油、话费等小礼品,给予小恩小惠;大量展示各种或真或假的“技术认证”“获奖证书”“政府批文”;故意把活动选在政府会议中心、礼堂进行,其场面之大、规格之高极具欺骗性。要知道,过年过分的炫耀,也有“造势”的嫌疑。
第四步,吸金。非法集资人以高利息为诱饵,想方设法套取你口袋里的钱。通过返点、分红,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,给参与人尝到“甜头”,使其相信把钱放在他那儿有可观的收入,不仅将自己的钱倾囊而出,还动员亲朋好友、同学邻居加入,集资金额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。
第五步,跑路。非法集资人往往会在运作一段时间后转移资金或携款跑路,或因经营不善致使资金链断裂“人去楼空”,或者原本就是击鼓传花式的庞氏骗局。集资参与人遭受惨重经济损失,甚至血本无归。
所谓“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”,对于“五步走”的套路,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。就像反诈宣传一样,不管怎么宣传,总有人难以逃脱被套路的宿命。
三
非法集资者无疑是可恨的,很多受害者的血汗钱被洗劫一空。但电影《孤注一掷》的台词令人警醒,“是那帮人贪,不是我们坏。”不可否认,每个非法集资案例的背后往往被贪婪裹挟。
如何远离“造势”漩涡,不被贪欲的黑洞吞噬,值得深思。
首先,思想上要理性,树立风险意识,从根上斩断“贪欲”。个人方面,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、熟人介绍,认清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,树立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的价值观。社会层面,要创新以案释法形式,加大“立体式”宣传,揭露非法集资的表现形式和严重危害,帮助公众增强对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。尤其要加大对老年人、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,增强他们的“免疫力”。
其次,措施上要精准,强化科技赋能,从网上密织防线。随着AI时代的到来,互联网站、手机病毒等手段层出不穷,且更具有隐蔽性。要做好预判预防,织牢监测预警的“天罗地网”,借助科技力量,勾勒消费“画像”,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自动识别涉案号码,阻止非法集资风险蔓延扩大。
再次,制度上要健全,促进社会共治,从链上加强联动。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,凝聚打击合力,延伸行业整治链条,及时处置经营不规范、存在非法集资苗头的机构、企业,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。加强群众监督、线索举报,对涉嫌非法集资行为要一查到底,将各类隐患风险扼杀在摇篮里。
要知道,《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》规定“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,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。” 因此,广大消费者务必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,尤其是辞旧迎新的特殊时期,要时刻擦亮双眼,拒绝高利诱惑,守护好自己的“钱袋子”,莫让“春节”变“春劫”!(铭泽)(图片源自网络)